17638106090

15838397849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治理鱼塘氨氮超标的方法

[发布日期:2022-07-09] 浏览:131次


鱼塘氨氮超标的方法

1、微生态制剂又称有益微生物、益生素、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利生菌、活菌制剂等;

2、投加氨氮去除剂,常见是出来污水中氨氮超标,一般直接投加、快速反应、去除率96%以上。

使用氨氮去除剂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因为鱼塘中有鱼虾生物,然后使用氨氮去除剂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调整的,鱼塘污水氨氮超标处理是直接外排出、还是循环在池塘呢?可以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哦~

我们常说水体中的总氨来自于含氮有机质的分解,对于大量投饵的养殖池塘来说这可能构成了水体中大部分的总氨来源。氨由水产动物排泄物(粪便)和底层有机物经氨化作用而产生。氨对水产动物是种剧du物质,养殖池中由于有动物排泄物,必定存在氨,养殖密度越大,氨的浓度越高。然而就其对鱼类毒性而言,鱼类是否氨中毒取决于鱼体内的氨的水平。

很多鱼塘由于水源条件不好,加、换水很困难。在养殖中、后期,池塘存鱼量大,投饵量加大,鱼塘(特别是秋天)往往氨氮严重超标,有个别鱼塘会出现氨中毒现象。特别是精养鱼池在鱼类生长旺季期间,因投饵量大,排池物和残饵增多,温度又高,有机物经氧化分解所产生的含氮物质也随之增多。

1、鱼的呼吸:鱼通过鳃部可以直接将体内产生的氨排出体外。淡水鱼和虾蟹的含氮代谢废物主要以氨的形式从鳃排出,氨通过鳃排泄的方式主要是依赖浓度梯度的被动扩散,当鱼体内的氨水平要高于水体时,这一过程才能得以顺利进行。若不能及时排出,当血液中氨的含量超过1%时,就极易造成鱼类中毒死亡。即鳃的排氨若受到阻碍,滞留在鱼体中的氨水平会逐渐上升,就会引起鱼类的中du。

2、鱼的尿液:鱼的尿液中含有氨。

3、有机物被异营菌分解后的代谢产物:鱼的粪便、残饵、死鱼等有机物被异营菌分解后,其代谢产物为氨。

4、氨主要来源---排泄:主要来源于鱼类的排泄,其排泄率直接与投饵率以及所使用的饲料蛋白质水平直接有关。随着饲料蛋白在鱼体内分解,一些饲料蛋白用于形成鱼体蛋白(肌肉),另一些饲料蛋白作为能源,所产生的氨通过鳃排出。饲料中的蛋白质是投喂饲料的池塘中大多数氨的首要来源。

5、氨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底泥:是从池塘底泥扩散出来的。大量的有机物质或由藻类所产生或作为饲料投入到池塘中。粪便固体和死亡藻类沉淀到池塘底部并开始分解。这一过程会产生氨,并从底部淤泥扩散到水体中。氨氮来源不断增加可能发生在随着养殖周期不断累积底泥越来越厚的老塘、高密度养殖的池塘。

6、水体缺氧:水体缺氧时,各种有机质、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发生反硝化作用产生。溶氧不足一方面会抑制好氧的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导致其数量减少,另一方面会阻碍硝化反应的进行,致使氨氮、亚硝酸盐不断积累。

水中的氨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子形态存在的“氨”(NH);另一种是以离子形态存在的“铵”(NH)。我们常说的氨氮,也即是分子氨(又称非离子氨)和离子铵的总称,也叫总氨。

氨有剧du,铵无du。一般氨测试剂所测的是氨和铵的总浓度,有时候测试出总浓度非常高,但鱼却很健康,这是因为水中铵的比例大,而有毒的氨(NH )的百分比很小的原因。

氨与铵在水中是根据PH值来互相转化的,PH越高,水中所含有毒的氨(NH )的百分比也越高。例如在酸性水中,有毒的氨(NH )基本不存在;PH=7时有毒氨的含量只占总氨含量的1%;PH=9时有毒氨的含量占总氨含量的25%,所以,氨的毒性会因PH升高而增加。

离子铵因为带电荷,通常不能渗过生物体表,一般对生物无害,且能够被藻类直接吸收利用。但分子氨能透过细胞膜,具有脂溶性,对水生生物有很强的毒性。

在pH、溶氧、硬度等水质条件不同时,氨氮的毒性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氨态氮的毒性随pH增大而增大。同时分子氨的毒性也随水中的溶解氧的减少而增大。

氨和PH值的关系

有du性的非离子氨浓度的昼夜变化取决于光合作用引起的pH变化,以及影响程度较小的温度的变化。在夏末或初秋,氨浓度开始升高,但pH值的昼夜变化仍然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鱼类可能每天几个小时接触到超过急性标准的氨浓度。如果傍晚pH值约9.0,急性标准是1.5-2.0 毫克/升总氨氮。在夏季这个浓度通常小于0.5毫克/升,所以,如果傍晚pH值小于9.0,鱼类不太可能受应激。



PHONE

电话:17638106090 /15838397849

ADDRESS

地址:巩义市东区森海玉波苑25号楼1405

E_MAIL

225122095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9043160号    本站部分图片和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或原公司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